臺風“梅花”來襲,如何防范這些風險發生
2022-09-15
9月14日20時30分,今年第12號臺風“梅花”以強臺風級別登陸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帶,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臺風。登陸后,“梅花”強度逐漸減弱,西北行穿過杭州灣,并于15日凌晨0時30分前后在上海奉賢沿海再次登陸。此前,水利部12日14時針對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山東等省(直轄市)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,向有關地區發出通知部署臺風強降雨防范工作。
面對大降雨量的氣候下容易發生以下風險:
一、地質災害風險。像泥石流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都有一定的滯后性,面對這種地質災害風險前期的監測布控是很有必要的,我們要如何對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物體進行實時形變/位移監測預警。
二、流域性洪水風險。加強對江河堤防的巡查,防止發生管涌、潰壩等危險,在這個大數據時代,要如何高效智能化監測江河堤防等設備。
相較于傳統的人工觀測方法,“互聯網+大數據”智能化管理不僅提質增效,在這種天氣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中海達依托GNSS技術的安全監測系統通過對物體監測全天候實時采集、傳輸、計算、分析數據,在提高觀測工作的精度和效率的同時又降低勞動強度及人力投入,以及實現自動化監測的同時,有助于及時發現隱患,為安全度過汛期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中海達自主研發的安全監測系統涵蓋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,具備水陸空天立體感知能力的同時實現了數據跨部門跨平臺推送,實時指揮調度需求,實現在線連線功能,進行現場視頻連線。中海達高精度測繪設備+系統解決方案+地理信息行業應用與服務一站式智能化監測大數據集合管理,讓用戶實現“互聯網+大數據”賦能監測精準預警。
相關推薦
助力新型基礎測繪建設
掌握一手行業動態
中海達攜最新技術成果及行業解決方案 集中亮相
